1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中,其面向
的对象是全体学生。所以,教师首先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全体学生,要保证每一位学生
拥有相同的权利。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接触
和挖掘未知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表现自我。例如,在学习《盘古开天地》时,教师要引
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思考人类的起源,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这样学生
就会在不断地思考和想象中获得更多的灵感。而且,在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后,教师
要对他们的猜想给予认同和表扬,让他们一直保持这种想象力和求知欲望。
2 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利用媒体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能让学
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并提供对话的素材。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
册《背影》第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播放多媒体朗读视频《背影》,使学生对课文有更直观
形象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描述的情境当中。师:(轻柔地)走近朱自清的著
名散文《背影》,我们刚才一同感受着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
相信大家有一些话想说,能谈谈你们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生 1:(真诚的)我觉得虽然作
者那时候家境不是很好,可是他父亲真的很疼爱他。生 2:(有点激动)我觉得父亲为儿子
买橘子的那一幕很真实,也很感人,让人忍不住会想到自己的父亲。生 3:(诚恳地)老实
说,我之前看过文章,可是当时觉得没有什么体会。可是今天听了感觉不同,语言很朴实,
也很感人。我自己就写不出那么好的文章。生 4:(真切地)我觉得“背影”这个词作题目
真的很合适,让人看到背影就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作者描写得很生动。这样,《背影》
这一课借助多媒体来展示情境,配有音乐、文字、图片,使人仿佛感受到“父亲”深沉的
爱,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
手段,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整个音乐、文字、声音、画
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深受感染。
在这种情境之下,学生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能更加深入理解文本。
3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对话内容及形式的精心设计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
维、意识发展的阶段,有着鲜明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在教师组织对话教学的过程中,
只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对对话内容及形式进行科学的设计,才能实现饱
满而高效的对话教学。首先,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
并根据这些基本情况,对对话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
急于表达的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对话效果。其次,在进行对话问题的设计时,教师也应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难易适度、具有启发性。太难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对话积极性;
太简单则发挥不了对话教学的相应作用,只有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提问,才能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效果。最后,教师还应注意提问的层次性,照由易到
难、由简入繁的原则,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层层深入地引导,在符合学生思维发
展规律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 努力构建安全融洽的课堂对话气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新
鲜,对老师的提问跃跃欲试,中学生正处于小学和高中之间,既想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又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要想和中小学生展开合理有效的对话,就要解决师生之间对话平
等、对话氛围不和谐的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构建一个让学生觉得安全的对话环境,只有
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和心灵上的自由,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向老师吐露自己的内心,发表自
己真实的想法。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弱小的心灵,让学生感到心理上的自由。让学生在
回答问题时不再害羞或者被当做是出风头,不再惧怕教师的权威,也不再担心同学的眼光,
而是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向大家分享自己探索研究的结果。教师要成为文本内在情境
的引领者,而不是课堂外在的操纵者。如在《钓鱼的启示》中教师在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
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民主与平等是对话教学
中最为重要的法则之一,一旦忽略了这个法则,那么师生间的对话则无从保障。其次,教
师要从心底里与学生平等相待,放下身段,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向学生敞开心扉,关
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思考方式、情感态度、个性特征等等,切忌对学生的回答冷嘲热讽,
争取做学生话语的倾听者,鼓励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尊重接纳每个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想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而不是
让课堂成为教师和尖子生的“主战场”。如某教师讲到《泊船瓜洲》中“绿”字用得最好
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又”字才是用得最好的,结果该老师鼓励该生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该生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说出了“又”字既表达了乡愁,又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感。正是
因为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才会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最后,学生也
应该大胆自信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有效地与教师展开对话,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5 多元评价,引导对话语文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原来那
种量化的、终结性的、静态的评价已经不合时宜,而应从动态性与发展性的角度出发,提
倡多元的、多角度的、过程化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对话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作为相互
评价的双方是建立在主体间交往关系之上,是以评价目的为桥梁的相互对话、沟通与理解
的过程。
结语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已经被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和改进,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在前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语文
教育专家也在不断地寻找解决的途径。相信经过多方的努力,对话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好的
效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