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新课标理念政策的推行,过去比较不被重视的作业设计也将逐
渐引起社会关注。在漫长的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在课堂中布置作业模式的局限性,而
随着新课程理念政策的深入推行,教师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也将更加紧迫。而以往,在传统的教育阶
段,多数学校学生都是按照教师布置的作业来进行学习,而现在新课程理念政府管理校内作业负担与
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形成了一个双管齐下的教学方案,因此推行新课程理念政策对于学校的发展与学
校教育的变革,有着重要影响和深刻意义。
引言:教师做好教学课程,不但要重视课堂情况,还必须重视作业设计,两者都是在新课标理念下课
堂教学中不能缺的二个部分,相互促进,只有相互配合、和谐统一,就能够达到对新课标理念教学的
最完美境界。因为,课堂教学内容是学生吸收新知识的主要关键,而由教师进行作业设计作业,是有
助于学生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积累新技能的重要手段,而二者和谐统一能够促进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文章剖析作业设计对课堂教育的重要性,论述了作业设计与课堂教
育和谐统一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
1、作业形式单一课堂作业是学校各科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们对文化知识的积淀和能
力的训练,给学生创造优秀的课后训练环境是教师必须注意的重点。根据长久以来的教学作业总结,
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作业布置的重要意义。而以往的课程安排基本上是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也相
当僵硬。学习目标往往只有书本上的单词、短语、句子、篇章,又或者学生听、写、背诵、书写一段散文或几篇日记等,使他们不断地重复一个过程,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他们并不能培养学习积极性,
而时间久之,又会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作业缺乏思考性新课程标准推行素质教育,并注意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但是在目前作
业中,许多教师所安排的内容都是大量抄写,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语文的课文中优秀语句或片
段进行抄写,学生们将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业,同时对完成作业的过程也容易产生厌倦。
这样的语文作业会使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致,甚至没有学习和做作业动力,做语文作业主要是为完成
教师的布置作业,而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缺失了思维与创新过程,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开发。
3、作业对课堂教学的意义对学生与教师而言,课堂上主要是教师把学习方法和基本原理讲授给学生,
课外则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完成学以致用的实战训练,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设
计作业的目的巩固与理解课堂学到的知识点。尽管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跟随着教师的步伐而有一些想法,
但只有对学生思维方法有了自己的理解,才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尽管在教学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许
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但教师必须在学生语文作业的设计中强调一些探究性的东西,让学生独立思考,
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加以迁移,从而开展学生的思考,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与课堂教学和谐统一的对策
1、改变作业批改形式教师可以学生作一次简要的分析,经过分类之后,由教师在良好、中等和不良
三种学生的作业中进行随机检测,以便了解不同级别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可以在下节教学
中有针对性地复习和监督教学。此外,教师也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组,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地投入到
批改作业之中。并通过运用这种同学之间相互交叉检测批改作业的方式,既能够让学生看到不同的问
题,也能够使学生借鉴了别人一些较好的观点,在别人作错的地方对自己也是一个提醒。教师要有意
识地组织好各项作业,使学生切实地找回完成作业的主动性,使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选择,每个人都能最大限度地感兴趣。也只有在学生对作业显示出浓厚兴趣时,学生才能真正积极、主
动、自发地组织完成该项作业,使各个类别的学生都得到丰收、提高与发展。
2、创新并丰富新课程教学形式从课程教学的角度看,教学和作业不是分割的完整的重要部分,是对
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从教学内容上来看,是主要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并掌握所学习课程的知识点。从学
生的角度看,作业是对课堂知识点的积累与运用,反映着整个教学进程,完成相应作业的学习需要。
例如:在学习《端午粽》一课后,基于学生对端午节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随之而来的端午节,
设计操作性的家庭作业,首先鼓励学生对节日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同时组织包粽子活动,真切体会节
日氛围,感怀屈原的爱国之心。实践证明,丰富有趣的作业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切身感受,在达到培
养语文情感的同时,也能够取得较好的作业质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