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错误的主要类型及错因分析
一、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错误的主要类型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错误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经阶段,但是合理的加以利用错误,不仅不会妨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除法竖式计算过程中,小学生很容易出错,经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调查可知,除法计算错误的类型主要集中在零的问题上,其中,商中间有零以及末尾有零的情况是较为常见的。除此之外,部分小学生还存在明显的试商错误。与此同时,因为除法会综合加法,减法以及乘法的知识,因此学生在进行除法竖式计算时,也容易暴露自己在加法,减法和乘法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上就是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出现错误的主要类型。
二、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错误的错因分析
在小学数学日常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甚至连学生自己都习惯将出现计算错误的原因归根于粗心、马虎,这些词甚至还会成为学生学习困难、成绩不好原因的代名词。不可否认的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粗心的现象,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不加思索地将出现错误的原因归结为粗心,那么无疑是给学生出现的错误找了一个借口,这必然会给学生掌握知识以及发展智力的过程带来不好的影响。相反,国内的一些学者将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合理的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就是由于学生粗心大意所造成的错误。第二类则是部分学生概念不清、计算法则模糊所造成的错误。第三类就属于学生自身的基本口算不熟练,因此造成的计算错误,追本溯源,还是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从事计算时的情感因素,才是导致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
(一)整理知识框架避免计算错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具有前后衔接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同时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也是建立在原有知识根基上产生的,整理和归纳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知识赖以建立的相关旧知识,能够成为学生获取新知的重要前提,学生出现概念不清晰、计算法则模糊的原因一定程度上也是与没有及时整理和总结知识点有关。
比如,在教学完小数除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单元的前四个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知识和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纳(如下表所示),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到,呈现的支撑性都是围绕整数除法的,教师又通过梳理,得到了以下知识脉络图(如下图)。下面有关任意一项知识、技能的残缺、模糊甚至生疏,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存在困难,从而影响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因此及时构建和整理知识点框架也有助于避免计算错误的出现。
教学内容 |
支撑性知识 |
小数除以整数 |
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移动小数点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 |
一个数除以小数 |
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
商的近似数 |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取小数的近似值 |
商是循环小数的除法 |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
整数除法
(二)缺乏经验容易导致计算错误
在小学数学除法竖式计算过程中,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与自身的学习经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下图中的例题,这两道例题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同时被除数的百位数字都是除数的倍数。但是不同的地方是,第二题中商的十位数字是0,虽然只有这一点不同,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题目的难度就有所增强了。
对于第一道题来讲,学生在计算时,首先要用被除数百位上的4除以4,然后商1;第二步就是要用被除数十位上的5除以4,这时候商1且余1,;第三步,将余下的1变成10,然后与个位上的6一起合并为16,再除以4,商4,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是114。对于第二道题来讲,第一步和第一题是类似的,都是得到商1,然后第二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字3去除以7,实际上就是用7去分3,因为不能分开,所以商是0.但是学生们在学习除法的过程当中,没有单独且正式的学习类似于3除以7商是几、余几的题目,因此在实际的计算过程当中,遇见类似于735除以7这类的数学题目时,很容易由于缺少已有的知识经验,导致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是一种学生自己创造的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误同样可以成为学生锻炼和发展的机会,教师要带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总结归纳、积累经验避免计算错误。
参考文献
[1] 李凌霄.追“错因”之本,溯“障碍”之源——小数除法竖式计算错误及其对策浅析[J].学生课堂,2017,(02):54-55.
[2] 高玉洁.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的错因分析[J].学海导航,2014,(03):65-66.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