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8* 池子与河流

怕提木克孜·阿巴拜克热2021/8/5分类:教学设计

8* 池子与河流

教学目标

1.会认“滔、涯”等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策略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8个,可以在初读课文后进行集中识记,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识记的,有什么好办法。本课大部分要求会认的字是形声字,可以提示学生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展开学习。

2.朗读教学

本课以人物对话为主,朗读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读中把握池子与河流不同的性格特征,理解诗意。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引入题目

1.谈话激趣。

1)同学们,你们见过池子和河流吗?你们喜欢池子还是河流?

2)寓言有很多表达形式,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也是寓言的表达形式之一。有一个池子和一条河流是邻居,她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故事吧!(板书课文题目:池子与河流)

2.了解作者。

克雷洛夫是俄国的寓言作家,有200多篇诗体寓言,代表作品有《狼和小羊》《杂色羊》《蜜蜂和苍蝇》等。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趣,引出课文的两位主角,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明确寓言的多种表达形式。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自读提示。

课件出示: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了解诗歌共有多少节。

诗歌的主人公是谁?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检查自读情况。

①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正音:遵循(zūn xún);淤塞(yū sè);应验(yìnɡ yàn)。

②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识记“遵、尊”。

③分角色男女生朗读诗歌。

2.整体感知。

1)根据提示,借助文中关键语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池子喜欢_________的生活,而河流遵循___________的自然规律,最后河流______________,而池子却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根据提示,借助诗歌关键语句,尝试概括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板块三 角色对比,感知特点

1.对比池子和河流的不同点。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做上记号。

2.课件出示表格,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每天过着怎样的生活

遵循怎样的规律

结局

个性特点

池子

河流

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4.教师相机帮助学生填写表格。(课件出示表格)

每天过着怎样的生活

遵循怎样的规律

结局

个性特点

池子

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像贵妇人躺在鸭绒垫上一样;不用为大船和木筏操心;小划子有多重也用不着想

享受无忧无虑的清闲生活;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

完全枯干

懒惰

不思进取

贪图安逸

河流

总是滚滚滔滔;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长流

不断

勤奋

乐于奉献

勇于进取

【设计意图】以池子和河流的不同之处作为切入点,思考对比角度,梳理对比内容,了解池子和河流不同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读懂故事。

板块四 明确寓意,拓展延伸

1.感悟寓意。

1)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有道理?为什么?

①小组派代表发言。

②学生评议,互相补充。

2)借助诗歌中的语言,对池子或者河流说说你的心里话。

课件出示:

池子啊,你整日______________,你留恋_______________的生活,你忘记了______________的自然规律,最终,你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啊,你总是______________,你不顾_____________,你懂得_____________的自然规律。至今,你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有没有同池子与河流一样的人呢?学生自主交流。

4)作者想通过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诗歌的哪一节告诉了我们这一道理?一起读一读。

5)这则寓言给了你什么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怎样做呢?

2.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全集》。

【设计意图】读懂故事蕴含的道理,让学生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是学习寓言的目的所在。引导学生将阅读中的感悟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我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1.与文本对话。

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懂、读透文章的内容,并从朗读中有所收获,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尽量在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如,“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河流”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河流”遵循的自然规律是什么?让学生与课文零距离对话。

2.拓展延伸。

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思考“池子”和“河流”各比喻什么样的人。在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用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由课文引向生活和学习,使学生自觉受到感染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