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有机物中共线共面的简单剖析

王玉梅2020/7/22分类:教学设计

有机物中共线共面的简单剖析教学设计

新疆省塔城地区乌苏市第一中学                                                      王玉梅

一、 教材分析

在有机物中,分子中的共线共面在必修2中体现,在选修5中更能体现共线共面的题目。因此是有机物中的难点。

二、 学情分析及学法指导

在有机物中,分子的共线共面问题,一直是学生的难点,是学生惧怕的一个知识点,以为很复杂,很难掌握规律,很难突破。在本复习专题中进行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基本分析,类推到其他复杂分子的共线共面问题。本次教学,通过复习基本简单分子的结构,思考、归纳、整理有机化学复杂分子的共线共面问题,运用类推法进行剖析,并衍生学习,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将有机物的共线共面问题进行突破。

、教学目标

1、认识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空间构型。

2、学会上述几种空间构型简单叠加后形成新构型的共线、共面问题。

3、学会运用类推的思想进行解题。

四、教学重、难点

复杂分子的共线共面问题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复习----类推----剖析

复习:

1、复习巩固甲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空间构型。

2、学会剖析几种空间构型,并进行分析简单叠加后形成的复杂分子构型

3、建立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的思维体系。

 

方法:熟练记忆四种基本模型-----记住共线、共面问题的基本规律------灵活把握单键的旋转导致分子中的共线共面出现不同的类型-------类推、扩展延伸空间构型

一、有机物分子中原子共平面的问题,解决方法是:由简单到复杂,要结合以下五种最简单物质的结构进行分析。

 

 

甲烷

乙烯

乙炔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空间构型

 

 

 

 

键角 

 

 

 

 

空间原子

位置

 

 

 

 

 

 

 

 

 

 

 

共线、共面问题的基本规律

 

结构特点

空间构型

甲烷

键角109°28′,任意三个原子共平面,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单键可旋转

正四面体

乙烯

键角约120°,6个原子共平面,双键不能旋转

平面三角

乙炔

键角180°,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三键不能旋转

直线型

键角120°,12个原子共平面

平面正六边形

结论:1.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双键,至少有6)个原子共面;

2.结构中每出现一个碳碳三键,至少有(4)个原子共线;

3.结构中每出现一个苯环,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

4.结构中每出现一个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再共面。

类推思想的应用:从最简单的分子入手,了解并掌握它们的结构以及规律,运用类推法解决难题,讲基础打牢之后,在慢慢推进其他的分子,乃至到最后的复杂分子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有机物分子中的单键(包括碳碳单键、碳氢单键、碳氧单键等)可以旋转。如:甲苯,通过单键的旋转,可以让甲基上一个H原子转到苯环的平面上,所以最多有13个原子共平面。

双键和三键的原子不能绕轴旋转

注意事项:

1. 问题的设计,

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有多少个一定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多少个可能在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多少个分子中最多(最少)有多少个原子共面?可能共面的原子有多少个?一定共面的原子有多少个?最多有多少个碳原子共面?

2.在解决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直线共平面问题的时候,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和特殊规定,例如题目中的碳原子”“所有原子”“可能”“一定”“最少”“最多”“共线”“共面的规定在判断中的应用。

3.单键可以旋转,而双、三键不能旋转。

4.图示的画法对解题的帮助

二、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共线分析

1.直线与平面连接:

问: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最少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2. 平面与平面连接:

问:最多有多少个原子共面?最少有多少个原子共面?

续问:最多有多少个碳原子共面?最多有多少个碳原子共直线?

 

 

 

 

 

3. 平面与立体连接:寻找共平面的原子,发现苯环的画法很重要

 

 

 

4.直线、平面与立体连接:

 

 

 

CH3CHCHCCCF3

 

从题目中获取,分子的共面、共直线的解题方法。

学生得出结论:不论遇到哪一种复杂分子,都可以找到它的基本单元,从简单分子入手,更为快捷!

 

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

1.复习巩固五中构型,并能熟练运用,并且会类推其他分子。

甲烷——正四面体型  乙烯——平面型   乙炔——直线型   苯——平面六边型  

2.掌握共线、共面问题的基本规律,可以灵活把握平面的旋转问题,并且会扩展、延伸共线共面问题

六、板书设计

有机物中共线共面的简单剖析

.有机物分子模型回顾

.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共线分析

 

1.直线与平面连接

2.平面与平面连接

3.平面与立体连接

4.直线、平面与立体连接

七、教学反思

1、 优点: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以分子构型为基础,以模型为方法,以多媒体为手段,不断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通过手动模型,真实展现分子的共线共面

2、存在的问题:由于该节课内容涉及学生自主动手较多,部分学生以前实际操作较少而感到新奇,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应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化学能与电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