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10纸的发明
怕提木克孜·阿巴拜克热2021/8/5分类:教学设计
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会认“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自然段大意。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策略
1.理解关键词语
理解词语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通过查字典或词典自主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理解难懂字词的良好习惯。接着再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将词语的理解融于课文的学习之中,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提取关键信息,充分了解造纸术的发展历程,感受纸的发明的重要意义及价值。
2.关注积累表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某一句话写的,找到这句话就能概括这一段的内容。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造纸术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便、鲜”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录、册、保、存”6个字,正确读写“造纸术、伟大”等15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你知道四大发明指的是什么吗?
2.互动交流。(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3.板书课文题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纸的发明》。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4.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板块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课件出示:
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课件出示字词。
课件出示:
创 携 存 制 麻 蔡 伦 累 切 便 鲜 欧 洲 社
造纸术 伟大 记录 保存 大约 吸收 经验 原料
满足 朝鲜 半岛 日本 阿拉伯 欧洲 社会
(1)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轮流读。
(2)正音:创(chuànɡ)、携 (xié)。
(3)结合语境识记多音字“累、切、鲜”。
3.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填一填。
课件出示:
在蔡伦没有改进造纸术之前,人们记录文字很不方便。到了西汉时期,人们造出了(麻纸),但是这种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到了东汉时期,蔡伦制成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2)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图表。(课件出示图表)
(3)小组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梳理。
(4)借助图表说一说造纸术发明的过程。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利用课后图表作为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聚焦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串联起来感知课文内容。
板块三 研读课文,感受演变
1.默读课文,自主梳理。课件出示学习单。
课件出示:
时间 |
记录文字的物体 |
优点 |
不足 |
|
造纸术发明以前 |
起先 |
|
|
|
后来 |
|
|
|
|
再后来 |
|
|
|
|
西汉 |
|
|
|
2.填写学习单,交流学习单。
(1)默读课文,圈画出记录文字的物体。
(2)快速读课文,找出这些记录文字的物体的优点或者不足。
(3)相机理解重点字词。
①“甲骨文”。(课件出示甲骨文图片)古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
②理解“铸刻”。“铸”是把金属熔化后倒进模具里,冷却凝固后制成器物。
③“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④字源识记“帛”。“帛”由“白”和“巾”组成,表示白色的绢或绸。
课件出示:
帛,甲骨文“”=“
”(白,无色)+“
”(巾,绸布),表示白色的绸布,金文“
”、篆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4)汇报交流,完成表格。(课件出示完成后的表格)
时间 |
记录文字的物体 |
优点 |
不足 |
|
造纸术发明以前 |
起先 |
|
|
需要用刀刻,笨重,阅读、携带、保存不便 |
后来 |
竹片和木片 |
|||
再后来 |
帛 |
轻便 |
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用得起 |
|
西汉 |
麻纸 |
便于携带 |
粗糙,不便书写 |
3.整体回顾。
(1)借助表格,说说汉字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
(2)同桌交流。
借助表格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使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同时,解释重点字词,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板块四 书写汉字,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2.归类指导。
“术、 册”是独体字;“ 伟、保”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存”是半包围结构;“录”是上下结构,下面不是“水”,第六笔是提,第七笔是撇。
3.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
4.优秀作业展评。
上一篇: 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
下一篇: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