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孙琴2020/7/17分类:说课
“立足课堂教学、落实核心素养”说课稿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弘扬民族音乐,重视音乐实践
奎屯市第六中学 孙琴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五单元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说教材
本课学习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究亚洲的音乐文化。亚洲音乐是世界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年轻人应该学习一切对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有益的东西,真正做到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元文化。《欢迎》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具有鲜明的印度音乐特色;《四岁红鬃马》运用了蒙古独特的“呼麦”演唱形式;《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通过聆听丰富多彩的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有了一定欣赏音乐的能力。但是,对其他国家音乐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因此,这节课,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亚洲其他国家的音乐。
三、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感受、体验亚洲音乐的风格特征。
2.过程与方法:初步知道亚洲音乐的概况,知道亚洲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
3.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印度的“萨朗吉“的音乐特点。
四、说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学唱歌曲《星星索》片段。
难点为掌握亚洲音乐特点,特别是印度和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主要欣赏《星星索》和《欢迎》。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讲授法、引导法、以及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当一次导游,带大家去亚洲,感受亚洲几个国家的音乐文化(板书课题)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对部分大陆音乐产生过具大的影响。如果将亚洲按照音乐划分区域,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
南亚、东南亚、东亚、西亚和中亚
(印度)(印尼)(蒙古)(阿塞拜疆)
第一站:1、播放印度歌舞曲《女友嫁了新郎不是我》
总结印度舞蹈:节奏热烈、善于用手、胯、腰表达情感。
2、走进印度。聆听三种乐器音色及音乐风格
小提琴:含蓄、优美、抒情
二胡:抒情、深沉
萨朗吉:拉弦乐器。印度小提琴,由硬木雕成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是印度民间的一种代表性乐器。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小提琴、吉他都完全印度化、灵魂完全印度化。比如说,有一种乐器西塔尔,与吉他十分相似,拨弦乐器,是印度最重要的的乐器。主要流行于印度北方,西塔尔琴身呈梨形,由掏空的木头或葫芦和木质的音板组成。适于演奏装饰滑音、音域达3个八度。多用于北印度古典音乐的独奏或伴奏。
3欣赏印度民间乐曲《欢迎》
引子 A段 B段
西塔尔、萨朗吉 西塔尔、萨朗吉 西塔尔、萨朗吉 (辅) (主) 笛、鼓、铃 笛、鼓、铃
舒缓、自由 抒情、柔美 抒情、柔美
欣赏时感受音乐情绪,思考用什么样的线条表现乐曲的音乐进行,曲线?螺旋线?还是直线。
(实践活动:让同学们试着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进行,完成教学难点。)
学生总结音乐特点: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印度音乐的特点就是加入许多滑音、装饰音、听起来婉转曲折,缠绵不断。
4、四人一组讨论印度音乐特点。(完成拓展与探究3)
第二站:划着小船去印尼,感受克隆宗歌曲。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千岛之国(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住着这样一群巴达克人,他们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拖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在划船时用“星星索”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落做节奏伴衬。
1、 克隆宗(葡萄牙民歌和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特点是:
A、多用四句为一段,句子首尾都押韵的“班顿”体
B、音乐一般采用大小调七声音阶,曲调悠扬,富有抒情色彩,乐句前紧后松
C、演唱发声松弛,近似说话
D、演奏乐器主要有小提琴、六弦吉他、五弦吉他、拨弦大提琴、手鼓、三角铁。
2、全曲的结构如何?分为三部分。A+B+A
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悠扬、歌声带有哀伤色彩)
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抒发对心爱姑娘的思念)
3、学生学唱《星星索》感受巴达克人在湖上划船的悠闲舒适。
第三站:进入辽阔的大草原,说到大草原我们会想到-蒙古
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生活离不开马,马就是他们的亲密伴侣。
1、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带着问题听音乐)
2、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
歌曲中人声有什么特点?
乐曲开始,马头琴奏出徐缓悠扬的前奏。
第一部分,响起呼麦的声音具有蒙古长调的特点,节拍自由,节奏徐缓、宽松,乐曲非常辽阔、奔放、抒情、恬静。
第二部分具有短调特点,节奏密集,曲调欢快、跳跃,情绪热烈欢快。刻画了生气勃勃的红马的形象,像是按奈不住的激情迸发而出,表现出草原上欢快的情景。
学生回答:表达了人们什么情感呢?(对马的热爱)书71
介绍呼麦:
呼麦是一种由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呼麦”蒙古语原意是“喉”,所以也称喉音唱法。人的声带发出低沉的基音,而口腔发出高亮的泛音,加上气息的调控,口腔共鸣点的变化就可在高音部形成旋律。
3、大家试一下,能不能唱出两个声部?是的!唱不出来,经过专业的训练。这种唱法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
第四站:阿塞拜疆这个国家,感受其音乐文化特色。
1、阿塞拜疆音乐《巴雅提木卡姆》演奏乐器:卡曼贾,卡曼贾是伊朗和高加索等国的民间乐器,在埃及、土耳其和中亚地区很流传。是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壳做成,四根弦,在西藏也有这种乐器叫根卡。2、欣赏《巴雅提木卡姆》调式、节奏、音乐情绪分别是怎样的?
(1)调式:木卡姆调式。木卡姆是波斯、阿拉伯、突厥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组曲。
(2)节奏:变化多样
(3)音乐情绪:柔和、抒情、含蓄、缓慢
3、我们新疆也有木卡姆。欣赏《新疆十二木卡姆》分析阿塞拜疆木卡姆与新疆木卡姆的区别,欣赏时请学生注意伴奏的节奏。
七、课堂小结
1、学到了哪些?(这一环节,我将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来进行课堂小结,在师生讨论中共同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东南亚:《星星索》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的节奏。柔和、抒情、含蓄
中亚:《巴雅提木卡姆》卡曼贾。柔情持重。抒情含蓄
东亚:《四岁的红鬃马》呼麦
南亚:《欢迎》萨朗吉,印度音乐的丰富多彩
2、总结:世界各民族传统音乐是各国人民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民族音乐艺术,不仅在本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国外同样生根开花,这说明:越是民族风格的艺术越具有国际性。
八、布置作业:(在作业的设置上,我将采用开放式作业)
请学们回家后了解一下非洲歌舞音乐。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西亚和中亚
(印度) (印尼) (蒙古) (阿塞拜疆)
《欢迎》 《星星索》 《四岁的红鬃马》 《巴雅提木卡姆》
萨朗吉 克隆宗歌曲 呼麦 卡曼贾
学科核心素养体现:
1. 审美感知方面:
通过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巴雅提木卡姆》感受和总结蒙古民歌、印度尼西亚歌曲、印度音乐、阿塞拜疆卡曼贾音乐的特点。
2、艺术表现方面:
感受体验呼麦唱法。学唱歌曲《星星索》体验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的前紧后松。通过小提琴、二胡、萨朗吉音色对比,认识印度小提琴的形制、演奏姿态及模仿人声的特点。
3、文化理解方面:
游牧民族最亲的伴侣是马。所以蒙古族长调适宜在空旷处演唱。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住着的巴达克人生活在拖巴湖地区,常年在湖上航行,所以他们的歌曲有摇曳感。典型的克隆宗歌曲。
木卡姆调式是波斯、阿拉伯、突厥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组曲。
4、课外拓展方面:
通过观看导课舞蹈视频《女友嫁了新郎不是我》总结出印度舞蹈的特点:节奏热烈、善于用手、胯、腰表达情感。
新疆也有木卡姆,欣赏《新疆十二木卡姆》分析阿塞拜疆木卡姆和新疆木卡姆的区别。(阿塞拜疆木卡姆持重柔和、抒情含蓄。新疆十二木卡姆欢快活泼、热烈奔放)
卡曼贾这个用半个椰壳做成的弓弦乐器在西藏叫根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