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邓盈盈2025/5/7分类:教学设计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的内容:《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的组成比例。
⒉通过观察、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概括出比例的意义。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是我们玛纳斯县标志性的建筑----红酒公园里的雕像。非常有纪念意义,有位游客在这里拍照后,希望把它打印出来挂在墙上。那将这张照片(如图 1 中的原图)大家觉得合适吗?
生:不合适,太小了。 师:应该怎么办呢?
生:把照片放大。
师:把照片放大,确实是个好办法。那怎么做,才是你们心目中的放大呢?
生:就是要把长和宽同时放大相同的倍数。
师:在刚刚的放大过程中,(如图 1)哪些照片与原图更像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图一和图二与原图像,长和宽都扩大了相同的倍数。
师:分析的很完整,图2形状没变,我们就说它是图一按比例放大的,这里出现了一个词比例。咱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比例。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在图1和图2 中找比例关系,初步感知比例
师:刚才我们提到图二形状不变,它是图一按比例放大的。数学是需要讲道理的。如果给你数据,你能解释它吗?
生:因为第一个他的长是4,第二个的长是8,8÷4=2所以就是图2按比例放大,也就是他的长扩大了2倍,宽也扩大了2倍。
师:孩子们,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你们所说的两倍关系吗?我帮你记录一下。既然都表示2倍,那这中间咱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除了可以用除法表示这里的2倍关系,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能更好地体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呢?
生:可以用比号来表示,所以8÷4可以写成8:4,6÷3可以写成6:3。
师:看,我们得到了一个全新的等式一起读一读。你能说一说这个等式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图二在图一的基础上放大图二的宽,在图一的宽的基础上放大了两倍。图二的长在图一的宽的图一的长的基础上也放大了两倍。
师:那孩子们在图一和图二中除了存在这样的相等关系,你还能找到其他两个比相等的关系吗?接下来我们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先看合作任务。开始。
小组汇报
在这里要找出3组比例关系,结合图说一说都是什么比什么,并且强调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对应。
2.对比图1和图3,感受不成比例关系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图1和图3,刚才你们都不选择图3,现在你能解释了吗?
生:它们并没有倍数关系,也就是它们的比值不相同,找不到这样比值相等的关系,就说明了他没有按比例放大,说明他的形状变了,不是按比例放大的。
师:我们回顾刚才的研究,你认为两个图形在什么情况下才存在两个比相等的关系?
生:图一和图二中存在比值相等的情况下。
师:像这样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我们就把它叫做比例关系。因为图一和图二,他们能写出两个比相等的关系。所以我们说图一和图二,他们成比例关系。那图一和图三呢?不成比例关系。
师:了不起的发现,看来,我们从数据上真正找到了“像 ”背后的原因。与原图相比,长和宽的比值相等,就长得像;满足将原图的长和宽扩大相同的倍数时,也长得像。
三、链接生活,迁移应用
1. 配制果汁
师:比例的知识,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可以改善生活呢。一般情况下,我们配果汁的时候,果汁比水等于1:9的时候口感最好。今天老师配来了两杯果汁,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说一说哪边的口感好吗?如果请你来选择一杯,你会选择哪一杯?
师:我们把第二杯重新调制,如果保留果汁30毫升,你会加多少水?
生:因为30:270,就是1:9的口感是最好的
师:那现在如果我保留水360毫升,您会加多少果汁呢?
生:40毫升比360毫升,最后化简过就等于1:9
师:那如果请你自己调制一杯,你会怎么调制?
4. 生活中的比例。
师:小黄同学在篮球场拍了张照片,同一时间,小黄同学身高 1.4 米,影子长 2.1 米;篮球架高度约 3.6 米,影子长 5.4 米 。你 能找到比例吗?
生:1.4 ∶2.1=3.6∶5.4,1.4 ∶3.6=2.1 ∶5.4。
师:看来 ,科学现象中也蕴含着比例的知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长度和影长的比也能组成比例。
5. 数学文化中的比例。
师:古人正是运用比例的知识,测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一起了解一下。(微视频:测量金字塔 的高度)
四、课堂小结,前勾后连
1. 比和比例的区别。
师:回过头来,请大家思考一下,比例和我们之前学习的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比由两项组成,比例由四项组成。
生:正因为如此 ,比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 系,而比例表示两组量之间的关系。
师: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历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又知道了比例的判断方法,还发现了比例与比之间的区别 。其实,比例的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也有它的影子,比例与之前学习的比有关,还可以追溯到五年级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 ”。不仅如此,在接下来比例尺的学习中, 还将继续运用比例的知识。
2. 课后探究任务。
师:运用今天学习的比例知识,同一时间同 一地点,根据自己的身长和影长,试着计算一下红酒公园雕像的高度吧。
上一篇: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