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详情

如何有效组织建构游戏

赵永常2020/12/25分类:典型案例

 “国培计划”典型工作案例

申报单位

新和镇第二幼儿园

申报人姓名

赵永常

联系方式

15026370888

指导老师姓名

刘莹

联系方式

13999106581

案例名称

如何有效组织建构游戏

案例类别

£统筹规划 □模式创新 □体系建设þ教学改革

主要内容(2000字以内)

一、案例概要:

通过两次国培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两次国培的专家老师都讲到了“安吉游戏” 通过观看安吉游戏,我们看到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和材料,通过游戏,孩子们也真正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安吉确实能做到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探索与成长,体验真正的游戏带给他们的轻松快乐的氛围,他们可以从游戏中体验大家合作的快乐。我也是在受到“安吉游戏”的启发,所以回园之后,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建构游戏。

二、主要做法(主要介绍游戏活动所需的玩教具材料、环境创设、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教师预期、游戏规则或玩法等。)

(一)游戏的由来

    建构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它是对真实建筑物的模拟,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造来建构自己喜欢的真实想象的问题。

(二)幼儿的兴趣与前期经验。

幼儿在小中班时较喜欢玩一些简单的桌面建构游戏(雪花片、积木、纸盒等)上大班后,我们在户外活动的地方新增加了木玩区,主要有大小、长短不一的木头,小朋友看见了很喜欢去摆弄着玩,可以自己去初步尝试搭建不同的建筑物。

(图片说明:幼儿在桌面搭建的滨湖小区)


因为本班幼儿多数居住在滨湖小区,幼儿在桌面建构游戏中比较喜欢搭“滨湖小区”,在户外活动时,幼儿也会主动地去自己尝试搭建“滨湖小区”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主题“【和·美】我的滨湖小区”

(四)材料的投放

大小、长短不一的木头若干(若干的辅助材料是根据幼儿自己提出要求,老师准备幼儿所需的材料)。

(图片说明:投放的主要材料)


(图片说明:幼儿初步尝试搭建木头玩具)

(五)场地创设:

提供给幼儿长6米,宽6米的户外场地。

(六)教师预期

1、幼儿可以大胆建构、可以按主题有目的的进行建构,发展初步的发现、迁移、组合等创新能力。

2、可以大胆的使用新建构材料,并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3、可以用国家通用语言在游戏中进行交流与表达。

(七)游戏的玩法

1、幼儿用木头和辅助材料在教师规定的主题中进行搭建,以小组合作、同伴合作以及个人搭建完成并可以用普通话尝试完整的向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滨湖小区。

2、在合作游戏中探索木头的各种玩法。

(八)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主要介绍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等。)

游戏推进一:

阿卜杜萨拉木和阿卜杜拉一对非常要好的好朋友,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他们又来到了非常喜爱的木玩区。这个区是这两个孩子比较钟爱的区域。今天,俩人先在木玩区里一边翻找着材料,一边聊着天,说着各自喜欢的玩具。阿卜杜萨拉木在装有材料的箱子中箱里找到了一些圆圆的木头,他对阿卜杜拉说:“你的家是不是也在滨湖小区呢?”阿卜杜拉想了想说:“是的!”阿卜杜萨拉木又说:“我们家在B区,所以我要搭一个非常好看的B区,让我的爸爸妈妈下班回来休息”。阿卜杜拉“好呀,我们家在C区我也要搭一个”阿卜杜萨拉木:“那我们一起做吧,一个B区一个C区好不好”阿卜杜拉:“好的”。

渐渐的,搭建区又来了别的小朋友,一看他们俩人正忙着,就问:“你们搭什么呀?”一听说是滨湖小区就兴奋了起来,“我也要搭,我也要搭。”搭建区里的几个孩子仿佛进入了工地,有时翻找着自己需要的材料,有时将搭好的又拆掉,嫌不如心意。(视频1:初次尝试视频1:初次尝试搭建滨湖小区.mp4

(图片说明:在阿卜杜萨拉木和阿卜杜拉的带领下一起进行搭建)


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木头放回去,这时阿卜杜萨拉木:“老师,为什么我搭的房子不像我的房子那么高呢,它一直平平的?”我对他说:“老师给你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今天你回家后仔细观察你住的地方都有什么,他们都有多高,明天带来给大家分享,老师明天就会告诉你呦” (教师第一次介入) 。(视频2:教师的回应视频2:教师的回应.mp4

分析与策略:

从小朋友们的活动情况能够看出,他们对户外木玩区的材料比较熟悉,日常户外游戏时经常参与这个活动。对木玩区的材料,能认真比较其形状,依据形状自主选取适合的搭建自己所要的部位。选择了长短不一的长方形,根据长短进行摆放非常符合正常制作的特性,也是作品更具有层次性。

阿卜杜萨拉木和阿卜杜拉小朋友已经有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可以进行交流思考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同时,他们的互动具有一定的凝聚作用,可以带领其他的幼儿加入游戏。幼儿在搭建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搭建高楼,但这样的建筑物存在一些小问题。          

在第二天户外活动前我请阿卜杜萨拉木向其他的幼儿进行了分享,(课前交流)孩子观察的还是比较仔细的,讲述了滨湖小区有高楼、大门、楼梯等;我向幼儿展示了滨湖小区的照片,并给他们初步观看了工人在盖楼房的小视频。

游戏推进二:

1)材料的调整:滨湖小区的照片若干张、水管若干。

2)目标的调整:幼儿可以根据指定主题下进行大胆创造可以利用新材料进行创作。

3)活动过程:

户外活动时,因为好朋友请假了所以阿卜杜萨拉木只能一个人只做他的房子了,今天阿卜杜萨拉木没有着急的去拿材料而是拿着照片认真的观察和思考,随后他站起来走到了装木头的地方,又拿着照片进行对比,又去观察其他的小朋友,还时不时回头看看我,我知道他是想邀请其他的小朋友与他一起进行制作,但是他不想去主动邀请其他的幼儿而是等她们主动来加入,我很想象原来一样去引导他,但是我忍住了。我在他看我时对他笑了笑又朝着其他小朋友的地方转了转头,(教师第二次介入)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手里的照片又看了看其他的幼儿;最后他选择将所有的木头玩具搬出来全部倒在地上,将手中的照片放在了地下,看了看其他的小朋友说:“咦、做房子的人哪去了?怎么还不来?”其他的小朋友看了看,阿卜杜萨拉木接着又重复了几遍,陆陆续续的就有其他的小朋友加入过来,这时阿卜杜萨拉木脸上露出了笑容。阿卜杜萨拉木拿着照片像视频中的工作人员,一个手指这照片一个手指着小朋友说道:“海丽丹,你去把园木头拿来摆着这里、艾力你去把三角形的木头拿来放在那里.....”看他像个小大人一样指挥着其他的小朋友。大家用地上摆放的木头开始了搭建,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房子的基础上进行搭建,有的说他要给房子加一个三角形的房顶,有的说要给房子多做几个窗户......不一会,一个小小的滨湖小区就做好了。(视频3:第二次搭建视频3:第二次集体制作.mp4;视频4:我们成功了视频4:我们成功了.mp4

(图片说明:“我们的滨湖小区”完成啦)


    这时阿丽努尔从后面的花园中拿出了一根水管,阿卜杜萨拉木看见了,拿着水管又拿着照片对了对,便跑过去将剩下的水管都拿过来,很开心的给其他的孩子说:“你看,房子做好了以后,可以用它来做水龙头”阿依努尔就说:“我的房子里要有两个水龙头”其他的小朋友也纷纷附和。分析与策略:

阿卜杜萨拉木小朋友的性格有一点孤傲这和他单亲家庭有关系,他只会和自己的好朋友进行主动的交流,对于其他的小朋友他不会去主动打招呼,这就体现了阿卜杜萨拉木的孤傲和不自信;在今天的活动中他一直在等着我去引导其他的幼儿参与到他的活动中;对于这种爱不爱交往,合不合群、退缩行为是孩子能否与外界社会融洽相处的重要问题,家庭和同伴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两个主要场所。因而我决定在幼儿园生活以及家长工作两方面入手,对阿卜杜萨拉木如何去主动交往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后来在阿卜杜萨拉木自己主动召集小朋友一起合作搭建中,可以看出来他有一种小小的成功感。(对幼儿评价)

在本次活动中我提供了照片供幼儿参考,虽然在搭建中起到了启发作用,但是还不够具象,下次的建构游戏中应该提供给幼儿具象的参考图纸。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和专注的还是很高的,他们沉浸在自己有目的的搭建中,会按照所需要的寻找、选取材料、运用了对称;让作品尽可能按心中所想的去完成。木块搭建活动虽然简单,但在这个过程中阿卜杜萨拉木及小朋友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都有了提高,还磨练了孩子的耐心。

在孩子搭建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思考来进行搭建,但是教师的引导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然有些孩子会只乐于玩一些积木材料,或者在进行搭建活动时长期的只满足于搭建一种作品,没有新的创意;这样长久下去孩子的搭建兴趣就会消退。但是教师的介入和引导也要看准时机讲究方式方法,最好在孩子求助教师时进行适当的介入,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游戏。

三、创新举措

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独立的建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搭建技巧,会使用辅助材料,事先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复杂的工程 ;而且可以搭出有场景、有情节、有较高水平的建筑立体作品,坚讲究对称和平衡并比较形象。

“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陈鹤琴

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能因为使用材料的或者角色进行争执,争执发生后的协调过程都是发展幼儿良好社会性的时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尊重他人、欣赏他人以及宽容。同时,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物与物的联系(即积木与积木的联系)也将逐渐展现在儿童面前。因此,通过搭建游戏,幼儿可以获得力、平衡、数概念等早期朴素的科学经验,为将来的认知学习作好某些铺垫。

在建构游戏中都会经历一个完整的从设计到构建,再到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复杂性可为儿童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如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的发展。幼儿在搭建时遇到问题求助同伴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合作力、社会交往能力还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大胆的讲述。

反思:

1、在幼儿生成游戏主题时,我及时给予了支持。但在游戏前,我应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孩子提取建构游戏的关键信息。

2、因为等待幼儿自主向老师表达他的需求我才给他提供所需材料,所以投放的材料过于单一,应多投放一些其他的搭建材料如:水杯、纸盒等。

在活动中我没有做到对幼儿进行具体的评价,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多鼓励幼儿,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3、在搭建过程中没有更多的巧妙的介入去启发幼儿。

4、游戏结束后没有听取每个幼儿的想法,分享交流过于局限,在分享中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

可能生成的教育契机:

   在游戏中发现幼儿对房子内安装水管较感兴趣并主动找来了材料水管;下一步在这个“滨湖小区”搭建的基础上进行询问幼儿如何将水管装置在房子内,并进行游戏前的讨论与准备。

四、实施成效

(一)通过组织建构游戏,也让我进一步知道建构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生活的重要性,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建构游戏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在建构游戏中结合主题,尊重幼儿的发展,解放孩子,让孩子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中得到真正的发展。我们老师应该作为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支持者,游戏的合作者。

幼儿通过建构游戏学会观察和思考,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让幼儿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二)我园通过自主建构区的观摩、“一课多研”观摩研讨活动,形成“建构区游戏材料投放标准”凸显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适宜性、开放性,激发幼儿的创新智慧。

(三)建构游戏活动为幼儿的自主化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建构游戏的研究,我们惊喜的发现我们的孩子变了,首先是幼儿的语言发展得到了提高,其次幼儿合作意识更强,最后是每一位幼儿懂得在建构游戏中探索世界、表达自我。

五、典型经验

(一)课程游戏化。在日常生活中,建构游戏被简化为单纯的娱乐活动,从而制约了建构游戏价值的发觉与实现。现在我们把建构游戏从新规划,结合教育主题和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实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更好的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主动探究能力等,为将来的认知、学习、生活各方面作好铺垫。

(二)建构区域游戏教育价值。我们可以发现,材料的运用、建构的形式,主题的目的性、情绪的专注力、社会性水平、创造表现力、游戏常规这些内容均可作为教师指导建构游戏的内容。

(三)建构区域游戏教育契机。在建构区域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要求幼儿在搭建过程中记录自己运用了什么形状的积木,什么颜色的积木,分别用的数量是多少。通过以上方式,提高幼儿的数学运用。

六、推广价值[l1] 

(一)通过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促进了各幼儿园及教师之间的交往交流,搭建了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为幼儿园区域建构游戏的教育改革推进打下基础。

(二)完善区域建构游戏体系。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打破传统建构游戏的玩法,大胆创新,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没有固定的模式,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来商讨主题,分配角色和任务。只有老师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求,与其投放相应的材料,幼儿的各种能力会的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了教师在组织活动中幼儿合作性比较少、不遵守规则、争抢材料的情况。

(三)区域特色进一步凸现。区域游戏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在教中研、研中教,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享受教育的乐趣。通过我们牵头幼儿园的工作,我们前期探索,我们后期分享,促使各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促使教师从繁重、机械的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事半功倍的开展区域游戏工作,促进各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建议:本部分需要写出你再组织建构游戏中的亮点和好的做法,通过你的这种做法确实提升了游戏的效果。分点提炼和表述。其他部分写的都很好了。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我和拼板一起玩》